版权所有:中共广州市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 广州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技术支持:广州市交互式信息网络有限公司(大洋网) ICP备案序号:粤ICP备05011336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4213号 地址:广州市越秀区越秀北路210号 举报咨询电话:020-22240370(工作日9:00-12:00,14:00-18:00)
7月29日,广州市统计局发布广州经济半年报。根据广东省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,2025年上半年,广州市地区生产总值15080.99亿元,按不变价格计算,同比增长3.8%。
“稳中加固、趋势向好”是广州市统计局对上半年全市经济运行态势的精准概括。上半年,广州全市上下抓住一切有利时机、利用一切有利条件,经济加快恢复的特征明显,稳生产、稳市场、稳预期成效来之不易。
从量变到质变,随着一系列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显效,全市流量经济激发消费潜能,新兴产业加速聚势蓄能,经济稳中向好的积极因素加快累积,“半年报”透露出的四大“稳进信号”,成为广州经济决胜全年的底气。
“压力测试”下的强大韧性
翻看上半年数据,多个关键指标“能打”——社零总额累计增速逐月提升,其中5月、6月的单月同比增速更是双双接近10%;规上工业增加值实现增速转正;外贸进出口持续两位数增长;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对全市GDP增长的贡献率超五成......消费市场回暖、工业生产恢复、外贸稳健高增,足见广州经济的强大韧性。
“韧性”通常指系统经历冲击或扰动后恢复、回弹的能力,“经济韧性”主要是指一个经济体应对外部干扰、抵御风险冲击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能力。而最具代表性的,当属上半年关税“阴云”笼罩下逆势增长的外贸。
上半年,广州市外贸进出口总额6050.5亿元,同比增长15.5%,创历史同期新高。其中,出口3969.1亿元,增长25.2%,排名十大外贸城市第一。对欧盟增长30.5%、对东盟增长36.7%、对非洲增长42.7%。
今夏,伴随《长安的荔枝》热播,荔枝再度成为水果界的“顶流”。据广州海关统计,今年上半年广州海关共检疫监管出口荔枝超2800吨,同比增长17.6%。小小荔枝大步“闯”向世界,“甜”遍全球。
七月,正值柬埔寨雨季,万力轮胎柬埔寨工厂工程建设却如火如荼。万力轮胎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、柬埔寨项目组组长游锦标介绍,柬埔寨工厂力争当年动工、当年建成、当年达产。今年三、四季度还将同步开启二期工程建设,目标是在明年年中形成1200万半钢轮胎的规模化制造能力。预计项目达产后将成为万力轮胎海外的核心支柱,也将成为公司“十五五”期间营收、市场份额双增长的重要支撑。
从另一个角度辩证来看,关税战并非全然是外贸领域的“暴风雨”,而更像是一场淬炼行业筋骨、重塑竞争格局的“压力测试”。无数外贸企业积极求变、主动出击,在一轮轮关税战的“惊涛骇浪”中找准新的方向,打开新的市场空间。历经自身综合实力和多元化市场布局的千锤百炼,方能更加从容地在全球市场中站稳脚跟。
加速向上的“需求曲线”
整个二季度,广州社零总额累计增速逐月提升,跑出了一条“加速向上的曲线”。
上半年,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611.22亿元,同比增长5.9%,比一季度提升2.4个百分点,领跑5个国际消费中心城市。其中5月、6月的单月同比增速均在9.5%以上。
在一系列稳增长政策措施带动下,全市需求端率先回暖,并引发链式反应,支撑供给好转,引领供给创新,而生产供给部分重点领域的改善又助推生产性服务业释放潜能,进而促进效益回升、预期回稳。
事实上,消费市场的加速回暖,离不开市场端“流量加持”和政策端“以旧换新”的双重发力。
从市场端来看,客流与货流是反映一座城市流量的“晴雨表”。上半年,广州全市客运量累计1.63亿人次,同比增长0.9%;白云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4003.59万人次,增长9.2%,其中,国际航线旅客吞吐量大增23.9%。货运量4.50亿吨,增长2.4%。客流汇聚、货流畅通,共同勾勒出城市蓬勃向上的经济活力图景。
从政策端来看,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在广州全面发力。广州市商务局数据显示,上半年,以旧换新带动销售额482.7亿元,应核销资金62.9亿元,均为全省第一。
在上下游共进、政银企联动、线上下协同的强大消费推力下,上半年,全市限额以上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6.4%,增速比一季度提升5.7个百分点。“以旧换新”名单中的新能源车、通信器材、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、家具等消费分别增长7.1%、15.0%、27.6%、3.3倍,多款家电产品产量实现两位数增长。
“改变队形”的创新打法
在持之以恒的战略定力与脚踏实地的用心耕耘下,广州工业生产逐渐呈现稳步改善态势。上半年,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.7%,这也是自去年6月以来首次实现正增长。
其中,新能源车累计产量同比增长9.5%,比一季度提升8.8个百分点;家电、电子产品产量保持两位数较好增长;集成电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30.0%;重点布局的低空经济产业加速成长,航空、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7.1%,民用无人机产量快速增长37.7%。
近年来,我们看到,广州市传统产业加速跃迁,新兴产业成型起势,人才、资本、技术等高端要素持续集聚,科技型企业、专精特新企业等创新主体如雨后春笋般生长,共同构筑起广州经济向新而行、向上突破的“硬核”引擎。
这背后,是一整套“改变队形”的创新打法:
政策端先行发力——产业第一,制造业立市,立足当前的资源禀赋、产业基础,上半年全市聚焦“12218”现代化产业体系集中发力,支持生物医药价值园区建设、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等政策文件相继出台印发;累计拨付国家省市惠企资金20.8亿元,惠及企业项目近2000家;“两新”政策效应持续释放,为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注入“换挡提速”的强劲引擎。
投资端紧随其后——上半年工业投资增长12%,其中技改投资同比增长15.5%,大规模设备更新带动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增长10.8%,资金精准投向关键领域,为产业转型注入源头活水。特别是转型中的汽车制造业和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,投资分别增长19.3%、6.0%,既巩固了传统优势,又培育了新兴动能。
产业端展现出新旧动能转换的生动图景——汽车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,特别是新能源车产量增速在一季度转正后逐月提升,上半年同比增长9.5%,占整车产量的比重比上年同期提升3.7个百分点;全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.0%,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新兴产业正发挥出强大的集聚效应。
政策、投资、产业三端协同发力,逐步形成了“政策引导—投资驱动—产业升级”的良性循环,推动广州工业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加速奔跑,也为经济稳增长提供了坚实支撑。
“全年向好”的信心决心
结构性调整转变非短期之功。我们也要看到,当前经济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,外部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增加,内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还需持续加力。
广州市统计局认为,接下来,要继续精准聚焦经济发展的重点和难点问题,强化政策协同效应,加大改革创新力度,积极扩大有效需求,持续优化营商环境,着力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,不断巩固和拓展经济稳中向新向优的发展局面,全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。
信之弥坚,行则愈远。拼经济、谋发展这场“马拉松”,后半程考验的不仅仅是技巧和体能,还有穿越周期的信心,坚定不移的决心,持之以恒的耐力。
锚定“十五五”与“十五运”的下半年,广州将科学制定“十五五”规划,以高水平规划引领广州现代化建设;精心做好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广州赛区各项筹备工作,打造一场彰显制度优势、展示湾区特色、体现岭南风格的精彩体育盛会。
到中流击水,浪遏飞舟。三季度是决胜全年目标的关键期、攻坚期。广州将全方位挖潜提质增效,加力提速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,全力以赴完成全年目标任务,坚决打好“十四五”规划收官战,为全国全省发展大局作出更大贡献!